。
3系鋁合金
合金元素和雜質(zhì)元素在3系鋁合金中的作用主要有:(1)錳 錳是3系鋁合金中的主合金元素
,其含量一般在1%~1.6%范圍內(nèi)
,合金的強度
、塑性和工藝性能良好,錳與鋁可以生成MnAl6相
。合金的強度隨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,當ω(Mn)>1.6%時
,合金強度隨之提高
,但由于形成大量脆性化合物MnAl6合金變形時容易開裂。隨著ω(Mn)的增加
,合金的再結晶溫度相應地提高。該系合金由于具有很大的過冷能力
,因此在快速冷卻結晶時
,產(chǎn)生很大的晶內(nèi)偏析
,錳的濃度在枝晶的中心部位低
,而在邊緣部位高,當冷加工產(chǎn)品存在明顯的錳偏析時
,在退火后易形成粗大晶粒。(2)鐵 鐵能溶于MnAl6中形成(FeMn)Al6化合物
,從而降低錳在鋁中的溶解度
。在合金中加入ω(Fe)=0.4%~0.7%,但要保證ω(Fe+Mn)≤1.85%
,可以有效地細化板材退火后的晶粒,否則
,形成大量的粗大片狀(FeMn)Al6化合物
,會顯著降低合金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。(3)硅 硅是有害雜質(zhì)
。硅與錳形成復雜三元相T(Al12Mn3Si2),該相也能溶解鐵
,形成(Al
、Fe、Mn
、Si)四元相。若合金中鐵和硅同時存在
,則先形成α(Al12Fe3Si2)或β(Al9Fe2Si2)相
,破壞鐵的有利影響
。故應控制合金中ω(Si)<0.6%
。硅也能降低錳在鋁中的溶解度
,而且比鐵的影響大。鐵和硅可以加速錳在熱變形時從過飽和固溶體中的分解過程
,也可以提高一些力學性能。(4)鎂 少量的鎂(ω(Mg)≈0.3%)能顯著地細化該系合金退火后的晶粒
,并稍許提高其抗拉強度
。但同時也會損害退火材料的表面光澤。鎂也可以是Al-Mg合金中的合金化元素
,添加ω(Mg)=0.3%~1.3%,合金強度提高
,伸長率(退火狀態(tài))降低
,因此發(fā)展出Al-Mg-Mn系合金。(5)銅 合金中ω(Cu)=0.05%~0.5%時可以顯著提高其抗拉強度
。但含有少量的銅(ω(Cu)=0.1%)會使合金的耐蝕性能降低,故應控制合金中ω(Cu)<0.2%
。(6)鋅 ω(Zn)<0.5%時對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耐蝕性能無明顯影響
,考慮到合金的焊接性能,限制ω(Zn)<0.2%
。
4系鋁合金
合金元素和雜質(zhì)元素在4系鋁合金中的作用主要有:(1)硅 硅是該系合金中的主要合金成分,含量ω(Si)=4.5%~13.5%
。硅在合金中主要以α+Si共晶體和β(Al3FeSi)形式存在
,硅含量增加
,其共晶體增加,合金熔體的流動性增加
,同時合金的強度和耐磨性也隨之提高
。(2)鎳和鐵 鎳與鐵可以形成不溶于鋁的金屬間化合物,能提高合金的高溫強度和硬度
,而又不降低其線膨脹系數(shù)。(3)銅和鎂 銅和鎂可以生成Mg2Si
、CuAl2和S相
,提高合金的強度。(4)鉻和鈦 鉻和鈦可以細化晶粒
,改善合金的氣密性
。
5系鋁合金
5系鋁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鎂,并添加少量的錳
、鉻、鈦等元素
,而雜質(zhì)元素主要有鐵
、硅、銅
、鋅等。具體作用介紹如下:
(1)鎂 鎂主要以固溶狀態(tài)和β(Mg2Al3或Mg5Al8)相存在
,雖然鎂在合金中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迅速減小
,但由于析出形核困難,核心少
,析出相粗大,因而合金的時效強化效果低
,一般都是在退火或冷加工狀態(tài)下使用
。因此,該系合金也稱為不可強化鋁合金
。該系合金的強度隨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,塑性則隨之降低
,其加工工藝性能也隨之變差
。鎂含量對合金的再結晶溫度影響較大,當ω(Mg)<5%時
,再結晶溫度隨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
;當ω(Mg)>5%時,再結晶溫度則隨鎂含量的增加而升高
。鎂含量對合金的焊接性能也有明顯影響
,當ω(Mg)<6%時
,合金的焊接裂紋傾向隨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
,當ω(Mg)>6%時,則相反;當ω(Mg)<9%時
,焊縫的強度隨鎂含量的增加而顯著提高,此時塑性和焊接系數(shù)雖逐漸略有降低
,但變化不大
,當鎂含量大于9%時,其強度
、塑性和焊接系數(shù)均明顯降低。
(2)錳 5系鋁合金中通常
、ω(Mn)<1.0%
。合金中的錳部分固溶于基體,其余以MnAl6相的形式存在于組織中
。錳可以提高合金的再結晶溫度,阻止晶粒粗化
,并使合金強度略有提高
,尤其對屈服強度更為明顯。在高鎂合金中
,添加錳可以使鎂在基體中的溶解度降低,減少焊縫裂紋傾向
,提高焊縫和基體金屬的強度
。
(3)鉻 鉻和錳有相似的作用,可以提高基體金屬和焊縫的強度
,減少焊接熱裂傾向,提高耐應力腐蝕性能
,但使塑性略有降低
。某些合金中可以用鉻代替錳。就強化效果來說
,鉻不如錳,若兩元素同時加入
,其效果比單一加入的大
。
(4)鈹 在高鎂合金中加入微量的被(ω(Be)=0.0001%~0.005%)
,能降低鑄錠的裂紋傾向和改善軋制板材的表面質(zhì)量,同時減少熔煉時鎂的燒損,并且還能減少在加熱過程中材料表面形成的氧化物
。
(5)鈦 高鎂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鈦
,主要是細化晶粒。
(6)鐵 鐵與錳和鉻能形成難溶的化合物
,從而降低錳和鉻在合金中的作用,當鑄錠組織中形成較多硬脆化合物時
,容易產(chǎn)生加工裂紋
。此外,鐵還會降低該系合金的耐腐蝕性能
,因此一般應控制ω(Fe)<0.4%,對于焊絲材料較好限制ω(Fe)<0.2%
。
(7)硅 硅是有害雜質(zhì)(5A03合金除外)
,硅與鎂形成Mg2Si相,由于鎂含量過剩
,降低了Mg2Si相在基體中的溶解度,所以不但強化作用不大
,而且降低了合金的塑性
。軋制時,硅比鐵的負作用更大些
,因此一般應限制ω(Si)<0.5%。5A03合金中ω(Si)=0.5%~0.8%
,可以減低焊接裂紋傾向
,改善合金的焊接性能。
(8)銅 微量的銅就能使合金的耐蝕性能變差
,因此應限制ω(Cu)<0.2%,有的合金限制得更嚴格些
。
(9)鋅 ω(Zn)<0.2%時
,對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沒有明顯影響。在高鎂合金中添加少量的鋅
,抗拉強度可以提高10~20MPa。應限制合金中的雜質(zhì)ω(Zn)<0.2%
。
(10)鈉 微量雜質(zhì)鈉能強烈損害合金的熱變形性能
,出現(xiàn)“鈉脆性”,在高鎂合金中更為突出
。消除鈉脆性的辦法是使富集于晶界的游離鈉變成化合物
,可以采用氯化方法使之產(chǎn)生NaCl并隨爐渣排出,也可以采用添加微量銻的方法
。
6系鋁合金
6系鋁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有鎂
、硅
、銅
,其作用如下:
(1)鎂和硅 鎂、硅含量的變化對退火狀態(tài)的Al-Mg-Si合金抗拉強度和伸長率的影響不明顯
。
隨著鎂、硅含量的增加
,Al-Mg-Si合金淬火自然時效狀態(tài)的抗拉強度提高
,伸長率降低。當鎂
、硅總含量特定時,鎂
、硅含量之比對性能也有很大影響
。固定鎂含量,合金的抗拉強度隨著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
。固定Mg2Si相的含量,增加硅含量
,合金的強化效果提高
,而伸長率稍有提高。固定硅含量
,合金的抗拉強度隨著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。含硅量較小的合金
,抗拉強度的較大值位于α(Al)-Mg2Si-Mg2Al3
。三相區(qū)內(nèi)。Al-Mg-Si合金三元合金抗拉強度的較大值位于α(Al)-Mg2Si-Si三相區(qū)內(nèi)
。
鎂、硅對淬火人工時效狀態(tài)合金的力學性能的影響規(guī)律
,與淬火自然時效狀態(tài)合金的基本相同
,但抗拉強度有很大提高
,較大值仍位于α(Al)-Mg2Si-Si三相區(qū)內(nèi),同時伸長率相應降低。
合金中存在剩余Si和Mg2Si時
,隨其數(shù)量的增加
,耐蝕性能降低。但當合金位于α(Al)-Mg2Si兩相區(qū)以及Mg2Si相全部固溶于基體的單相區(qū)內(nèi)的合金
,耐蝕性較好
。所有合金均無應力腐蝕破裂傾向。
合金在焊接時
,焊接裂紋傾向性較大
,但在α(Al)-Mg2Si兩相區(qū)中,成分ω(Si)=0.2%~0.4%
,ω(Mg)=1.2%~1.4%的合金和在α(Al)-Mg2Si-Si三相區(qū)中,成分ω(Si)=1.2%~2.0%
,ω(Mg)=0.8%~2.0%的合金
,其焊接裂紋傾向較小。
(2)銅 Al-Mg-Si合金中添加銅后
,銅在組織中的存在形式不僅取決于銅含量,而且受鎂
、硅含量的影響
。當銅含量很少,ω(Mg):ω(Si)=1.73:1時
,則形成Mg2Si相,銅全部固溶于基體中
;當銅含量較多
,ω(mg):w(Si)<1.08時,可能形成W(Al4CuMg5Si4)相
,剩余的銅則形成CuAl2;當銅含量多
,ω(Mg):w(Si)>1.73時
,可能形成S(Al2CuMg)和CuAl2相。W相與S相
、CuAl2相和Mg2Si相不同
,固態(tài)下只部分溶解參與強化,其強化作用不如Mg2Si相的大
。
合金中加入銅
,不僅顯著改善了合金在熱加工時的塑性,而且增加了熱處理強化效果
,還能抑制擠壓效應,降低合金因加錳后所出現(xiàn)的各向異性
。
6系鋁合金中的微量添加元素有錳
、鉻、鈦
,而雜質(zhì)元素主要有鐵、鋅等
,其作用如下:
(1)錳 合金中加錳可以提高的強度
,改善耐蝕性、沖擊韌性和彎曲性能
。在AlMg0.7Si1.0合金中添加銅、錳
,當ω(Mn)<0.2%時
,隨著錳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強度提高很高。錳含量繼續(xù)增加
,錳與硅形成AlMnSi相,損失了一部分形成Mg2Si相所必須的硅
,而AlMnSi相的強化作用比Mg2Si相小
。因而,合金強化效果下降
。
錳和銅同時加入時
,其強化效果不如單獨加錳的好
,但可使伸長率提高
,并改善退火狀態(tài)制品的晶粒度。
當合金中加入錳后
,由于錳在α相中產(chǎn)生嚴重的晶內(nèi)偏析
,影響了合金的再結晶過程
,會造成退火制品的晶粒粗化
。為獲得細晶粒材料
,鑄錠必須進行高溫均勻化(550℃)以消除錳偏析。退火時以快速升溫為好
。
(2)鉻 鉻和錳有相似的作用。鉻可抑制Mg2Si相在晶界的析出
,延緩自然時效過程
,提高人工時效后的強度。鉻可細化晶粒
,使再結晶后的晶粒呈細長狀
,因而可提高合金的耐蝕性
,適宜的ω(Cr)=0.15%~0.3%。
(3)鈦 6系鋁合金中添加ω(Ti)=0.02%~0.1%和ω(Cr)=0.01%~0.2%
,可以減少鑄錠的柱狀晶組織
,改善合金的鍛造性能,并細化制品的晶粒
。(4)鐵 含少量的鐵(ω(Fe)<0.4%時)對力學性能沒有壞影響,并可以細化晶粒
。ω(Fe)>0.7%時
,生成不溶的(AlMnFeSi)相,會降低制品的強度
、塑性和耐蝕性能。合金中含有鐵時
,能使制品表面陽極氧化處理后的色澤變壞
。(5)鋅 少量雜質(zhì)鋅對合金的強度影響不大,其ω(Zn)<0.3%
。
7系鋁合金
1.Al-Zn-Mg合金
Al-Zn-Mg合金中的鋅、鎂是主要合金元素
,其質(zhì)量分數(shù)一般不大于7.5%
。該合金隨著鋅、鎂含量的增加
,其抗拉強度和熱處理效果一般也隨之增加
。合金的應力腐蝕傾向與鋅、鎂含量的總和有關
,高鎂低鋅或高鋅低鎂的合金
,只要鋅、鎂質(zhì)量分數(shù)之和不大于7%